成都:坚定服务全国全省大局 持续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点击次数:   来源:成都日报   更新时间:2022/4/21 14:13:36  【打印此页】 【关闭

兴隆湖畔,“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成为城市前进的指引和动力。


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成都的发展寄予厚望。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大批国家战略机遇叠加: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战略的加持;《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获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正式印发;《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出台;事关成都的17项重大事项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


一个城市的发展,要在全局的坐标中寻找方位。成都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牢记“省之大计”,坚决做到“党中央有部署、省委有要求、成都见行动”,坚定服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主动作为、担当历史使命。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引领区域发展、展现成都作为。以重大项目为牵引推动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实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5年来,成都城市能级地位持续巩固,综合实力得以持续提升:2021年,成都全市经济总量达1.99万亿元、位列全国城市第七;常住人口达到2119.2万、跻身超大城市行列……



坚定服务国家战略


主动作为勇担历史使命


2021年9月26日,成渝中线高铁建设正式启动。这是成渝之间最顺直、最高效的客运直连通道——设计时速350公里,成渝两地将实现高铁50分钟通达。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成渝中线高铁,只是成渝两地互相“靠近”的一个缩影。


成都坚定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部署:制定了《实施方案》和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四张清单。2021年底,成都市党政代表团前往重庆市考察学习交流,两地签署“1+5”合作协议。加快推进两地互联互通,成都国际铁路港与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万州港开展多式联运合作,双城便捷生活行动方案深入实施,两地人才跨区域流动业务异地通办……


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获批之后,成都立即启动了相关行动方案的编制,将从该方案赋予成都“两新”使命、“三高”目标、“三示范”定位和“四着力”任务入手,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的发展蓝图,转化为任务书和路线图……


对标国家“双碳”战略,成都启动编制碳达峰行动方案,优化调整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推动生产生活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


对标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未来图景中的“第四极”,成都加速推进“两场一体化”运营,成都国际铁路港已获批全国首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


对标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目标,成都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天府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创新平台、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等重大产业技术平台建设……


在大局中站位,在对标中明志。


成都自觉从全局谋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在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全局中寻找发展先机、勇担历史使命。



贯彻落实省委部署


发挥“主干”作用引领区域发展


2月22日,四川省首条跨市域轨道交通线路——成都轨道交通资阳线(S3线)两台盾构机同日始发。


全球城市实验室首席研究员王晓阳博士认为,在城市-区域关系中,主干城市,不仅在于其代表这个区域参与国际竞争带来的发展动力,更在于它对周边其他城市辐射带动,引领发展。


2021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2022年3月印发的《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区域位置及面积、试点目标、功能布局和重点任务。


四川省委对成都发展寄予厚望,希望成都勇挑重担、自我加压,舞好全省发展的“龙头”、当好全省主干,着力建设创新城市、开放城市、绿色城市、宜居城市、共享城市、智慧城市、善治城市、安全城市。


S3线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按下了“加速键”。在这之前,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天府大道北延线(三环至新水碾段)等建成通车。成德S11线、成眉S5线、成都都市圈环线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都市圈日开行动车对数和客流量,分别为动车公交化运营前的2.9倍、2.2倍。464个“三区三带”产业合作项目加快实施,四地已经实现了职工医保无障碍转移、公积金同城贷款等。


跨区域产业生态圈加快打造,市场主体和市民获得感持续提升,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探索全面推进……推进同城化、壮大都市圈各项工作正全面起势、“多点开花”。面向未来,成都都市圈正加快建设经济发达、生态优良、生活幸福的现代化都市圈,全力做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和全省发展“主干”功能。


推动“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同样需要成都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总部研发在成都、生产配套在市州”——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在成都、生产基地落户宜宾,成为成都与宜宾构建新型合作关系、实现共同发展的最好例证。


建设成德绵眉乐高新技术产业带,构建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链条,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联动开行“蓉欧+”东盟国际班列,推进川桂国际产能合作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协同川南经济区发展;以成都·广安生物医药“双飞地”园区等为建设重点,有序引导成都企业拓展发展空间,协调川东北经济区发展;持续推进成甘、成阿工业园区建设,19个对口支援涉藏县(市)全部脱贫摘帽……


“干支联动”下的协同发展、共同富裕,成为成都与兄弟市州最真实的写照。


以重大项目为牵引推动发展


城市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4月15日,“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投资协议签订暨概念设计发布会”举行。作为空客首个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主导的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将在2022年第三季度破土动工,预计2023年第三季度建成投运。


一座城市屹立世界城市之列,必须在科学思想的指引下,在国家战略的赋能中,主动作为,找准城市发展自身定位。


提升极核主干的辐射带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运用、城市发展均衡性、公共服务供给与人口分布匹配、产业能级提升与空间承载等诸多方面,都是城市努力的方向。


空客项目,是成都以建圈强链理念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的一个缩影。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加快构建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大力实施重点产业链建圈强链行动、数字经济赋能行动等;以“三个做优做强”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推动城市内涵发展、区域差异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不断推动城市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


5年来,成都城市综合实力得以持续跃升,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提升。2021年,全市经济总量达1.99万亿元,常住人口达2119.2万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97.9亿元。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千亿产业集群增至8个。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运、成为全国双国际机场“第三城”,城市轨道交通加速成网、运营里程跃居全国第四,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升至35位!


加入青商会JOIN THE ASSOCIATION

四川省商务青年企业家联合会以助力四川经济发展新格局,引领企业品牌发展新经济作为本会核心服务,是企业与政府、企业与行业、企业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全省优秀青年企业家的“孵化器”和“大本营”。

申请加入青商会
联系我们